乌合之众
| 2023-11-24
0  |  阅读时长 0 分钟
封面
https://img2.doubanio.com/view/subject/l/public/s6507553.jpg
作者
古斯塔夫·勒庞 [译者 秦传安]
形式
电子书
工具
掌阅精选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国家
法国
类型
心理学
状态
阅毕
当前进度
100
总计
100
已读
1
阅读进度
NaN%
评分
⭐⭐⭐
创建时间
Nov 24, 2023 05:37 AM
阅读时间
Mar 30, 2022

思考

群体的定义

群体的定义: 集体心理的产生,服从群体的精神统一体
两句一眼就特别触动我的话,作者几乎是肯定坚决地给出答案,无论一个群体是由什么样的个体组成,他们都一样的愚蠢。
  1. 群体共同拥有平庸的本质。
  1. 在群体中积聚起来只能是愚蠢,而不是智慧。
群体为什么是愚蠢的:
  1. 群体匿名性,约束个人的责任感的消失
  1. 群体行为和情绪的传染
  1. 暗示,群体催眠作用,自觉人格消失,失去辨别能力。
现象: 群体行为常与个人行为相违背。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劣于个体,但在情感和情感激发上有可能优于个体。英雄主义,奉献精神,为信仰献身

群体的特征

  1. 群体多变,冲动,急躁
  1. 群体易受暗示和轻信 集体幻觉
  1. 群体情绪夸张且简单
  1. 群体偏狭,专横,保守
  1. 群体的道德
如果“道德”这个词指的是始终如一地尊重某些社会习俗,坚持不懈地抑制自私的冲动,那么很显然,群体太冲动,太易变,不可能是道德的。相反,如果我们在道德这个词中包含某些品质的持续彰显,比如克己、牺牲、无私、奉献以及对公平的诉求,我们可以说,群体有时候可能表现出很高的道德。

谣言&信仰

对于群体而言,一切理性都失去价值,“任何观念,只有采取非常简单的形式,才能被群体所接受”,人们在对于获取知识的方式上,也是愈发倾向于快捷、简单的流媒体,倾向于直接接受被他人总结起来“真理”而不再愿意花时间深究,于是“谣言”在群体中也极易传播和流行,即“不辨真假”。
群体需要信仰,需要“造神”,这一点我很认同,但同时书中指出群体信念的宗教形式,战争并不是在君王专制统治下产生的,而是出于群众的灵魂,是宗教情感激励的产物,这点我还是持保留意见。

种族性&是否是偏见

书中对于认为种族、传统等都是影响群体信念的因素,群体具有保守信念,大概这也就是那些潜移默化的“传统观念”或者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刻板偏见,如此根深蒂固的原因。
“制度是观念、情感和习俗的产物,而观念、情感和习俗却不能通过改造法典来予以重塑”“决定个民族命运的是他们的品格,而不是他们的政府”。对于这几个观点,感觉不是特别能够理解,民族或者群体的品格是如何定义,如何产生的?这难道不是种族偏见吗?

断言的作用

纯粹而简短的断言,摒弃了所有的推理和证明,是把某种观念灌输进群体头脑的最有把握的手段之一。
断言起作用的方法=>重复:
重复到被人们所熟悉,被认为是真理
引导民众的是榜样而不是论证。
成功是威望主要的垫脚石之一,其证据就在于:成功一旦消失,威望也就随之消失。昨天受到群众欢呼致敬的英雄,今天就会因为失败而遭到侮辱。
感想:世界上的人对于成功人士的包容度很高,从社交网络上的不断“造神”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往往会决定他的过去的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就好比而今层出不穷的成功方法论,我其实一直抱有一个观念,到底是他们的方法塑造了他们的成功,还是他们的成功塑造了他们的方法。我相信世界充满随机性,因果有时候完全只是一个偶然,而在生活中面对成功与失败,我们一定要警惕,避免被“成功即正义”裹挟。
 
信念的消失就是民族衰落的信号。
信念-习俗:这些信念和习俗调整着我们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行为,最独立自主的精神也跳脱不了它们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支配着人们头脑的暴政,才是唯一真正的暴政,因为你无法与它作斗争。
在文学、艺术和哲学中,连续不断的意见改变得更加迅速。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神秘主义,等等,走马灯似的依次涌现和消亡。昨天收到欢呼喝彩的艺术家和作家,明天便遭到深刻的鄙视。
感想:群众的意见具有易变性,人们不断地在改变着自己的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观念,而正是这种易变性和动荡才使得世界历史总是在不断地循环往复之中,现在的一切都不过是对过去的重演。
=> 现在群体意见的变化更加频繁:
  1. 古老的信念日益失去影响力
  1. 群体的力量与日俱增
  1. 新媒体的发展,意见传播和普及速度加快
媒体纯粹成了提供信息的机构,于是也就放弃了宣扬观念或学说的所有努力。它亦步亦趋地追随公众思想的所有变化,之所以这样做,是迫于竞争的语序,否则就会失去读者。
感想:当我们对电视报纸上的娱乐信息嗤之以鼻,愤慨而今深层次有价值的内容不断式微时,我们都应该意识到,这种必然是群众的选择,是主流的方向,改变的根本不是去教导媒体如何做,而是明确该如何去从根本改变群众。(反思:群众的观念和倾向一定是最有价值的,但是正如书中所写,群众是愚昧的,不理智的,一味地追随群众,无非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群体的分类:
  1. 异质群体:种族因素明显
    1. 责任感:非匿名群体(议会,陪审团)
    2. 无责任感:匿名群体(街头群体)
  1. 同质群体:
    1. 派别:教育、职业和社会阶级大不相同,但是有共同的信念
    2. 身份阶层:有着相同或类似的职业、教育程度和大致相同的社会地位
    3. 阶级:因为某些利益、生活习惯和几乎相同的教育背景
犯罪群体:容易接受暗示、轻信、易变、夸大情绪、表现出某种形式的道德等等。
群体的力量固然可怕,但某些身份阶层的力量更加令人害怕。群体还能够被说服,身份阶层则绝无可能。
感想:书中关于陪审团以及法官的分析有理有据,陪审团尽管会因为外界的标准或言论改变对案件的观点,但他的必要性正在于他是一个群体,可以从人性的一端回望司法,避免特权阶级独裁,以及一些因为主客观因素导致的悲剧。
文明因为拥有光鲜的外表——那是漫长过去的作品——看上去或许依旧灿烂,但实际上,它是一幢正在崩塌的大厦,没有任何支撑,注定要在接下来的异常暴风骤雨中轰然倒塌。

摘录

导言 群氓的时代

现在又何尝不是群氓的时代
>>在我们所有的古老信仰正在摇摇欲坠、消失不见的同时,在古老的社会支柱一根接一根轰然倒塌的同时,群氓的力量是没有受到任何威胁的唯一力量,是威望不断增长的唯一力量。我们即将进入的这个时代,实实在在是一个“群氓的时代”。
>>方体或一个圆都是恒定不变的几何图形,被某些公式所严格定义。但从它们在我们的眼睛里所留下的印象来看,这些几何图形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形状。通过透视,一个立方体可以转变为一个棱椎体或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可以转变为一个椭圆或一条直线。考虑这些虚假的形状远比考虑真实的形状更加重要,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并能够通过摄影或绘画加以再现的正是它们,而且只有它们。

卷一 群体心理

第一章 群体的一般特征

>>一个心理群体所呈现出来的最为引人注目的特性是:无论组成群体的个人是谁,不管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和智力是不是一样,他们被转变为一个群体这一事实,便使他们拥有了一种集体心理,这种集体心理使得他们在感受、思考和行动时,其方式完全不同于每个个体在孤立状态下感受、思考和行动时所采取的方式。

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推理能力和想象力

>>任何观念,只有采取非常简单的形式,才能被群体所接受,常常必须经历最彻底的改变才能流行起来。
>>群体推理的典型特征,就是把那些彼此之间只有表面关联的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并马上对特例进行一般化。
>>不真实的事物对它们的影响力几乎像真实的事物一样大。它们有一个明显的倾向,这就是:不辨真假。
>>掌握了影响民众想象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第四章 群体的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我们已经指出,群体不会推理,他们对任何观念,要么是全盘接受,要么是整体拒绝;他们既不允许讨论,也不容任何反驳,施加给他们的暗示,总是侵占其理解力的整个领地,往往立即转变为行动。
>>只有彻底认识群体心理的基本问题,才能获得对历史哲学的理解。在要求其他每一件东西之前,群体首先需要一尊神。
>>事实总是用它们血腥、混乱和残忍的一面让他惊骇不已,在这出大戏的主人公身上,他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一群癫狂的野蛮人,肆意放纵自己的本能。大革命的暴力,它的屠杀,它的宣传需要,它的向一切事物宣战,这些要想得到恰当的解释,就必须考虑到,大革命只不过是一种新的宗教信仰在民众的头脑里确立。
>>圣巴托洛缪大屠杀或宗教战争并不是国王们的杰作,就像恐怖时期不是罗伯斯庇尔、丹东或圣茹斯特的杰作一样。在此类事件的最深处,我们总是能发现群众的灵魂在起作用,而从来都找不到君主的权力。

卷二 群体的意见和信念

 第一章 群体意见和信念的间接因素

>>不同国家的群体呈现出信仰和行为的巨大差异,而且,它们受到影响的方式也不相同。
时代发展的必然,在毁灭中获得新生
>>没有传统,就不可能有文明;而没有对这些传统的毁灭,就不可能有进步。
关于时间的描写,特别打动人,时间是一切的主宰,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过去的果,今天发生的一切都是未来的因。群体信念的产生正是在时间催化下才变得根深蒂固,无法动摇。那么群体观念或信念的转变是在发展到一个什么阶段而被判断出的?
>>是时间,把无数信仰和思想的碎屑堆积起来,某个给定时期的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蓬勃生长的。它们并不是随意而偶然地生长出来,每一株幼苗都扎根于漫长的过去。当它们花团锦簇时,正是时间,为它们的蓓蕾初放做好了准备。要认识它们的起源,就必须追溯它们的过去,它们是过去的女儿,是未来的母亲,但自始至终是时间的奴仆。
>>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曾极力证明它的荒谬,但白费力气,然而,他们却毫不费力地证明了制度是观念、情感和习俗的产物,而观念、情感和习俗却不能通过改造法典来予以重塑。
>>决定各民族命运的是它们的品格,而不是它们的政府。
>>各民族都受其民族性格的支配,一切制度,如果不是直接按照民族性格来塑造,都只不过代表了一件借来的外套,一种暂时的伪装。
>>人们就像对待圣徒的遗骨一样,把创造幸福的神奇力量赋予给了这些制度。
>>人们发现,掌握一些派不上用场的知识,是驱使一个人造反的稳妥方法。
>>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拥有判断力、经验、主动性和品格——这些品质都不是书本所给予的。书本就好比词典,查阅起来很有用,但把它连篇累牍地谨记在心却毫无用处。
>>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太多、太沉重,不断从脑子里溜走,而且没有被新的知识所取代。他们的精神活力衰退了,他们蓬勃的生长能力被耗尽了,已经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出现了,但他常常是一个筋疲力尽的人。

 第二章 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

>>毫无疑问,是幻想所引发的激情和勇气刺激人类走上了文明之路,而人类的理性对此没有多少助益。
>>那么,我们还是把理性留给哲学家吧,不要太固执地坚持让它介入对人的统治。不是凭借理性,相反最常见的情况恰恰是不顾理性,创造了作为一切文明主要动力的那些情感,比如尊严、自我牺牲、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热爱。
笼统模糊的才能被赋予意义
>>词语的力量与它们所唤起的形象密切相关,而跟它们真正的意义毫无关系。意义最模糊的词语,有时候拥有最强大的影响力。例如,民主、社会主义、平等、自由等这些术语便是如此,它们的意义如此含糊不清,以至汗牛充栋的专著都不足以准确地界定它们。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简短的只言片语被赋予了真正神奇的力量,就好像它们包含了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法,它们集五花八门的潜意识愿望及其实现的希望于一身。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手段

>>他们是不是聪明,是不是心胸狭窄,都无关紧要,因为世界属于他们。他们所拥有的持久意志力是一种极为罕见、极为强大的能力,所向披靡,无坚不克。强大而持久的意志所能够做到的事情,并不总是能得到恰如其分的赏识。没有什么能抵抗它,不管是自然、神,还是人。
>>纯粹而简短的断言,摒弃了所有的推理和证明,是把某种观念灌输进群体头脑的最有把握的手段之一。
>>然而,除非不断重复,而且要尽可能用同样的措辞重复,否则断言并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
>>只有断言和重复,才有足够的力量彼此互搏。
>>观念、情绪、情感和信仰在群体中拥有着像细菌一样强大的传染力。
>>像动物一样,人也有一种自然的模仿倾向。模仿对他来说是必然的,假如模仿十分容易的话。正是这种必然性,使得所谓的时尚拥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不管是意见、观念、文学表达,抑或仅仅是穿着打扮,究竟有几个人足够大胆到敢跟时尚对着干?引导民众的,是榜样,而不是论证。
>>传染的力量如此强大,以至它不仅能把某些观念强加给个人,而且还能迫使他接受某些情感模式。
>>平民百姓所接受的每一种观点,最后总是以强大的活力灌输进最高的社会阶层中,不管这一观点的荒谬性有多么明显。底层社会对上层社会的这种反作用更加奇怪,因为群体的信念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起源于某种更高深的观念,而这一观念在它演化的那个领域却一直没有什么影响力。
>>威望实际上是某个人、某部作品或某种观念对我们头脑的控制。这种控制使我们的批评能力完全瘫痪,让我们的灵魂中充满了惊讶和敬畏。它所激发的情感是无法解释的,就像所有情感一样,但它看上去跟那种使一个人为之痴迷的魔力似乎并无不同。
>>每一个成功的人,每一种赢得了认可的观念,仅仅因为成功这一事实,而不再受到人们的质疑。说成功是威望主要的垫脚石之一,其证据就在于:成功一旦消失,威望也就随之而消失。昨天受到群众欢呼致敬的英雄,今天就会因为失败而遭到辱骂。

第四章 群体信念和意见的可变性局限

>>信念的消失就是民族衰落的信号。
>>在不知不觉中支配着人们头脑的暴政,才是唯一真正的暴政,因为你无法与它作斗争。
>>在文学、艺术和哲学中,连续不断的意见改变得更加迅速。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神秘主义,等等,走马灯似的依次涌现和消亡。昨天受到欢呼喝彩的艺术家和作家,明天便遭到深刻的鄙视。
>>在过去,而且是在并不遥远的过去,政府的行动及几个作家和少数报纸的影响,构成了公共舆论真正的反映者。而今天,作家们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影响力,报纸只是反映民意。至于政治家,他们非但引导不了舆论,反而只能跟在舆论后面追之唯恐不及。他们害怕舆论,有时候几乎是恐惧,这导致他们总是采取完全不稳定的行动路线。
>>于是,群众的意见越来越倾向于成为政治的最高指导原则。
>>媒体纯粹成了提供信息的机构,于是也就放弃了宣扬观念或学说的所有努力。它亦步亦趋地追随公众思想的所有变化,之所以这样做,是迫于竞争的需要,否则就会失去读者。
>>过去那些古板而有影响的媒体,比如《立宪者报》(Constitutionnel)、《辩论报》(Débats)和《世纪报》(Siécle),被上一代人视为神谕的宣示者,如今要么已经消失,要么成了典型的现代报纸,最有价值的新闻夹杂在轻松短文、社会琐闻和金融吹嘘之间。
>>民众占上风的时刻到来的时候,要想长期持续下去,恐怕只有靠运气了。如果说,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暂时延缓它的毁灭,那恰恰是民意的极端不稳定,以及民众对所有普遍信念的漠不关心。
非黑即白的价值取向
>>我们已经看到,他们只怀有强烈而极端的情绪,在他们身上,同情很快就成为崇拜,反感一旦被唤起,几乎立即就转变为仇恨。这些一般的迹象,已经让我们预感到群体信仰的性质。

卷三 不同群体的分门别类 

第一章 群体的分类

>>一个拉丁人的群体,不管它多么革命或多么保守,为了实现自己的要求,它总是会求助于国家的干涉,总是以显著的集权趋势为特征,也总是以或明或暗地倾向于支持独裁为特征。相反,一个英国人或美国人的群体根本不把国家放在眼里,只求助于个人的主动性。法国人的群体特别看重平等,英国人的群体更加看重自由。这些种族差异解释了为什么有多少民族就几乎有多少不同形式的社会主义和民主。

 第二章 被称作犯罪群体的人群

太嘲讽了
>>刽子手也有顾忌,也会表现出某种道德感。我们前面已经指出,群体中存在这种道德感。他们拒绝侵吞受害人的现金和珠宝,把它们全都放在了委员会的桌子上。

 第三章 刑事陪审团

>>很多作家,包括一些最著名的作家,最近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陪审团制度的运动,尽管它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的保护措施,以防止一个不受控制的特权阶层犯错——实际上他们经常犯错。
>>我们应该大力坚持陪审团制度。它大概构成了一种任何个体都无法取代的群体类型。只有它能缓和法律的严酷,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的法律既不应该考虑也不应该认定它为特殊情况。
>>群体的力量固然可怕,但某些身份阶层的力量更加令人害怕。群体还能够被说服,身份阶层则绝无可能。

第四章 选民群体

>>群体的意见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但他们决不能夸口自己有什么合理的意见。
>>谢雷先生是当今最勇敢的民主斗士之一,他写道:“你知道选举委员会是什么吗?它恰恰就是我们制度的基石,是政治机器的杰作。今天的法国就是被选举委员会所统治的。”
>>不可否认,文明一直是少数智力超群者的工作,他们构成了金字塔的顶端。
>>此外,试图削弱这一教条的基础更加无用,因为它拥有一个对它十分有利的合理外表。托克维尔公正地评论道:“在一个平等的时代,人们互不信任,因为他们全都是一样的;然而,同样是这一相似性,使得他们几乎是无条件地信任公众的判断,原因在于,人人都一样有见识似乎不大可能,真理与数量优势应该不会携手同行。”
>>民众的选举权不管是受限制的,还是普遍的,不管是在共和制还是在君主制之下行使这种权利,不管是在法国、比利时、希腊、葡萄牙,还是在西班牙,它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归根到底,它只不过是种族的无意识愿望和需要的表达。在每一个国家,当选者的一般意见都代表了种族的禀赋,代复一代,这种禀赋不会有显著的改变。
>>在一个民族的生活中,制度和政府只扮演了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色。各民族主要受其种族禀赋的支配,也就是说,受各种品格的遗传残留的支配,而禀赋则是这些品质的总和。种族和我们日常必需品的束缚,是决定我们命运的神秘主因。

 第五章 议会

>>一个群体如果为它的领袖所提供的服务——不管是党派性质的服务,还是为国效力——歌功颂德的话,它就立即失去了其群体品格。服从一位领袖的群体,是在他的威望的影响之下服从的,而且它的服从不受利益考量和感激之情的支配。
>>一个人要想无视重重障碍并表现出很高程度的意志力,仍然有必要满足这些条件。群体凭本能把那些有活力和信念的人认做他们始终需要的主人。
>>在议会里,一个演说者的成功几乎完全依赖于他所拥有的威望,而根本不取决于他所提出的论证。关于这一点,最好的证明是:当一个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失去威望时,他同时也就失去了所有的影响力,即失去了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影响投票的能力。
>>然而,在制宪议会召开期间那个著名的夜晚,他们毫不犹豫地这样做了。通过放弃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国民议会的成员们把自己置于永久性的死亡威胁之下。他们采取了这一步骤,却毫不担心自己的阶层遭到滥杀,尽管他们完全清楚,他们今天把同僚们送上去的那个断头台,明天可能就是他们自己的归宿。
>>一个群体的作品,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作品,总是比一个孤立个体的作品更低劣。是专家保护了议会,阻止它通过一些考虑不周或无法实施的法案。在这种情况下,专家是群体的临时领袖。不是议会影响了他,而是他影响了议会。
>>随着古老理想的完全丧失,种族的禀赋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它纯粹是一群孤立的个体,回到了它最初的状态——一群乌合之众。没有一致性,也没有未来,它拥有乌合之众所特有的一切转瞬即逝的特征。
>>文明因为拥有光鲜的外表——那是漫长过去的作品——看上去或许依然灿烂,但实际上,它是一幢正在崩塌的大厦,没有任何支撑,注定要在接下来的一场暴风骤雨中轰然倒塌。
 
 
Loading...
目录